畅销出版物是“某一时期内出版物中的佼佼者,它以极其可观的经济利益吸引出版社去不断探索新的出版领域”,“畅销出版物也可以因其恒久的价值而转化为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的精品、经典,成为常销书”。一般说来,畅销出版物同常销出版物都是出版人追求的目标,是出版发行企业赖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根基。 一、畅销出版物的性质特点 畅销出版物就是指那些销路畅、销售快、销量大的出版产品。 所谓“销路畅”,就是指出版物商品适合市场需要,发行渠道畅通,不滞销;所谓“销售快”,是指新出的出版物销售的周期短,不积压;所谓“销量大”,就是指出版物发行数量很大,销售收入多。 畅销出版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除了具有一般出版物共同的商品性与文化性之外,还有其独特之处。 第一,畅销出版物读者面广,发行量大。例如,1984年由布里奇出版公司出版的《黛安娜》一书,到1989年,发行量共达1100多万册。可以说,“读者面广,发行量大”当是畅销物的首要特点。 第二,畅销出版物题材的通俗性与大众性。像我国期发行量上100万份以上的一些都市报,如《楚天都市报》、《南方都市报》、《扬子晚报》等都是以通俗、有趣、有味的题材和内容受到了读者欢迎。 第三,畅销出版物销售的低廉与使用的便捷性。畅销出版物销售价格一般都比较低,使用也便捷。像《谁动了我的奶酪》、《富爸爸穷爸爸》这样的全球畅销书,价位不高,普通人都有经济承受能力。一般来说,制作上充分考虑到普通大众消费能力及接受能力,如西方的纸皮书出版物、大众平装本出版物等,既顾及了市场的需求,又迎合了读者的阅读消费“求廉”心理。 第四,畅销出版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一定的时效性。比如我国前些年出版界争相出版的中学生小说、主持人的自传等,恐怕都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二、畅销出版物的出版价值和意义 畅销出版物对出版者来说,是梦寐以求的目标,世界出版界都十分关注畅销物的发展趋势。欧美许多国家的报纸、杂志等传媒系统专辟有畅销出版物产品排行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说,它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为: 第一,畅销书是构成图出版市场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出版物是否繁荣,是否兴旺发达,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水平高低和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尺度,而出版繁荣不仅仅表现在出版物品种的多样上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同一品种的发行量上面。畅销出版物正是以其成千成万的可观发行量来展现出版物市场的繁丰多彩。 第二,畅销出版物反映了广大读者的阅读时尚,体现了对大众民生的世俗关怀,提供了有益于人民群众身心发展的“精神食粮”。比如,随着女权主动的兴起,西方对妇女和女性心理的研究成为热点。谢尔·海蒂撰写的三部关于两性问题的报告《妇女性爱全国调查》《男子性爱全国调查》《妇女与爱——进步的文化革命》在全球发行达2000多万册,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与翔实的事例,解答了广大妇女所关注的问题。除了这些热点畅销书外,还有一些知识类、趣味类图书,如烹调、园艺、汽车、展室、装修、旅游等也都是人们争相阅读的畅销书。 第三,畅销出版物是出版发行企业的摇钱树、聚宝盆。由于畅销书发行的数量大、资金回笼周期短,利润丰,必然成为出版发行企业的经济保障系统。如果说一部畅销书可以使一个作家一本成名的话,那么,一部畅销亦可以使一个出版发行企业起死回生。 第四,畅销书是出版发行企业的金字招牌、形象大使。畅销出版物能形成出版物市场巨大的冲击波和震憾力,能使出版发行企业的理念、宗旨得以在广大的出版物销费者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提高出版发行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指认度。 三、畅销出版物的组织打造 于友先先生说:“畅销出版物对出版者来说保持着永久的魅力,没有一个出版人愿意放弃出版畅销物的良机。”那么,出版者应当怎样来组织畅销出版物的出版,打造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出版产品呢? 第一,要用睿智的眼光,捕捉社会热点。 畅销出版物是社会热点的快速反映,社会热点往往又是畅销出版物选题的亮点,出版者只有用睿智眼光才能盯住。中央党校组织出版的《落日的辉煌》这一畅销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00年6月19日,中央党校《学习时报》以头版整版篇幅发表了署名该报编辑部的文章《落日的辉煌——17、18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几十家报刊予以转载;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和许多省、区、市党委把它作为学习参考资料,要求广大干部阅读领会。这篇文章发表的重要意义在于配合了当时全党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推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起了积极作用,较好地落实了胡锦涛同志要求的“推动学习、引导学习”的办报要求。其文章的内容核心是引人深思:为什么像康、雍、乾这些被称为英明有为的君主,也只能使中国出现落日的辉煌,而不是灿烂的朝阳呢?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故步自封、闭关锁国、不思变革、不求创新、不图进取的结果。这篇文章的发表正好与全党全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政治热点呼应起来,有着极高的出版价值。 第二,要用谦诚的态度,选聘作者,培养读者。 要组织出版畅销作版物,就要用谦诚的态度来对待作家,建立起和谐协调、互动共转的运作模式,要让作家成为策划的谋士,成为出版社的力量源泉,出版社成为作家施展才华、传播文化的舞台。 此外,要组织好畅销出版物的出版,不能不研究读者的购买行为和阅读行为,要注意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的阅读欲望,激发他们的阅读行为,使他们成为畅销出版物的忠诚读者。有了这样的读者,畅销出版物才能有稳固的读者市场,畅销出版物才有可能真正畅销。 第三,要保证高质量内涵。 美国皮尔顿媒介公司的总裁麦克尔在(紧转第82页) (紧接第133页)给股东们的信中写道:“我们的战略,就是创立我们的名牌。无论信息以何种方式出现,以何种方式传输,关键是看质量的内涵。”只有具有这种“高质量内涵”的出版物,才能成为人们喜闻乐见,才能拥有众多的读者。美国矮鸡脚出版社有一个理念:任何种类的图书都可能畅销。但是,要使出版物畅销的前提,首先就是高品位的内涵。那些低级庸俗的出版物,那些有害人类文明健康、宣扬封建迷信、色情、鼓吹凶杀、暴力、恐怖的出版物,尽管发行量大,却不是我们所说的畅销出版物。从当前国内外流行的畅销出版物的实际来看,不论是文学类的还是非文学类大部分没有超脱人类道德的范围和约束。事实上,畅销出版物还是建立在唤起人类良知、激发人人智慧、促进人间和谐的思想内容基础上的。也正因此,不少畅销出版物已成为人类出版文化中的经典。 第四,要健全发行网络,搞好宣传促销。 畅销出版物所以能畅销,除了高品质的内涵与精美的装帧印刷适应读者消费需求之外,还必须要有完善庞大的流通网络和周到的促销发行服务。发达国家畅销出版物的流通发行网络的庞大和合理的分布为畅销物快速到达流通终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畅销出版物的发行规模和数量同他们相比差距很大。在组织畅销出版物出版的过程中,如何挖掘现有渠道的潜力,开拓新的网点,最大限度地铺就畅销出版物大道,是不可忽视的。在这方面,同样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组织一起一批事业心、责任心强的销售发行队伍倾力营销,让畅销出版物能传送到所有能到的地区,飞到“寻常百性家”。《圣经》所以成为全球第一畅销出版物,与其历年来组成的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发行组织队伍的竭力推销发行是分不开的。 第五,要注意畅销出版物衍生物的连锁开发。 世界上有经验的出版人都十分注意利用畅销物形成的巨大影响,树立的出版物良好形象,产生的出版物品牌效应来开发衍生出来的系列媒介新产品,这不仅使原创畅销物的声誉再度上扬,还可以在节省投资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日本、韩国的出版物市场,广播、电影、电视市场的繁荣,与他们注意开发畅销出版物的衍生产品有很大关系。比如,世界上许多畅销出版物都搬上银幕,制作成电影、电视,而这些产品同样拥有畅销出版物所拥有的消费者,产生了原创作品与衍生作品的共震效应。 畅销出版物与其衍生品的开发也可以同时进行运作。比如,《阿甘正传》的剧作者埃里克·罗思将改编成戏剧,这部书在只完成三分之二的时候就已出授了德国、法国、荷兰、挪威、丹麦、瑞典、芬兰等国家的书籍出版权,1996年引进我国出版,一年内印刷了二次。这是综合开发畅销出版物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无论对出版者、作者或读者、对整个社会都是很有价值的。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学语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