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报纸体育报道的重点在于赛事报道,而赛事报道的重心又在于竞技体育赛事报道,至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军事体育赛事报道,三者总和都不及竞技体育赛事报道的十分之一。赛事报道虽不是体育报道的惟一内容,但却是综合性报纸体育版的重头戏,更是专业体育报纸的立足之本。 从历时性要素看,报纸赛事报道可以分为赛事分类与报道策划、赛事要点报道确定、报道实施三个大的环节或阶段,我们不妨形象地称之为“三段论”。 一、依据赛事类型进行报道策划是报纸赛事报道的前提 1、赛事分类:常规赛事与重大赛事 一般而言,赛事报道可以分为常规赛事报道和重大赛事报道两类。至于怎样区分何者为常规赛事,何者为重大赛事,那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我们只能说,在同一时间吸引全世界目光的赛事,肯定是重大赛事,比如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重大赛事一般多为赛会制比赛,主流媒体都会千方百计派出记者到第一线进行现场报道。 但是有时候,一个吸引大众注意力的单场比赛,也不失为重大赛事。像2003年中国足球队与巴西足球队在广州进行的友谊赛,就是一场重大赛事。虽然该场比赛只有90分钟,但关于这场比赛的赛前、赛中和赛后报道,持续的时间长达十几天。至今,这场比赛还经常被人们提起。 常规赛事的影响力则相对有限,它多以计划中的单场或单轮次比赛的形式出现,比赛的安排早就在人们的预期之中。各种体育职业联赛构成了常规赛事报道的重头戏。 2、报道策划:纵向策划与横向策划 赛事报道成败与否的关键在于策划,一个报纸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首先要看这个报纸的团队策划能力如何。 报道策划一般分为纵向策划与横向策划。纵向策划指按照时间顺序策划,一般分为赛前、赛中和赛后三个阶段来进行。不同类型的媒体侧重点不一样,但像具有即时报道功能的电子媒体,对于这三个阶段的报道策划都很重视。一般说来,赛事三阶段策划的宗旨在于:赛前提示读者关注什么,赛中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赛后告诉读者思考什么,使读者与媒体的视线尽可能保持一致。 横向策划可以分为宏观策划与微观策划。宏观策划涉及全方位的一揽子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像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报道策划,就牵涉到报社的所有部门,包括采编生产、广告经营、活动推广、财务预算、后勤保障等各部门通力合作,只有在各个部门都分别制订出行动计划的前提下,才能最后合成一份全报社的重大赛事行动纲领。 同样,综合性报纸体育部对于重大赛事报道也很重视,都是举全报社之力进行报道,具体操作方式与专业类体育报纸别无二致。不同的是,专业类体育报纸可能在重大赛事期间增加发行期数,由周三刊或周二刊变成日报。而综合性报纸体育版在每天发行的前提下,通过扩版或发行赛事特刊来体现报道强势。 常规赛事的宏观策划关系到一个赛季报纸的采编人员配置、稿库建设、版面安排、编辑方针、报道风格、制作技术、竞争策略等诸多问题。但是,不管是重大赛事报道还是常规赛事报道,最终都要靠微观的单场赛事报道策划来具体实施与完成。 二、通过编前会讨论赛事报道要点是赛事报道的关键 1、报道策划离不开编前会 编前会是任何一家报社都有的例会制度。专业类体育报纸编前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具体赛事进行报道策划。 编前会一般由国内或国际编辑部主任主持。遇上十分重要的赛事,报社的最高业务总管——总编辑可能亲自出席会议,而平常则由值班的副总编辑或编委出席编前会。根据当时的赛事进展情况,先由编辑部主任搜集各方面的信息,拟定一份下期报纸的报道提纲,交给全体与会编辑讨论,最后形成一个正式的报道计划。然后,各版面责任编辑根据报道计划,为自己负责的版面约稿。 与一般综合性报纸体育版编前会不同,专业类体育报纸的编前会十分注意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比如,《体坛周报》与《足球·劲体育》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竞争,在编前会上,总会考虑对手会如何报道这场赛事,本报该怎样报道才不落下风。说到底,就是对赛事报道要点的讨论,其切入点有两个:一是了解读者的需求,读者想看到什么,期望发生什么;二是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怎样才能做到最有效地分配有限的资源。 新闻价值是为了解决究竟选择什么事实才会引起公众兴趣这个难题的。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兴趣的要素或素质,它具体包含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地理接近性和心理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等五大原则。不过,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提醒,体育新闻比一般新闻还多出一个冲突性原则。如果说冲突是戏剧的生命的话,冲突也是体育比赛的必备要素,因为体育比赛必须分出胜负高低,比赛的结果就是“冲突”的结果。 2、赛事报道要点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于赛事报道要点问题,中美两国学者都提出了不少看法。 根据张柏兴等人的研究,①竞技体育赛事报道的主要内容包括:(1)比赛过程和结果。(2)赛前转播预告或预测。(3)赛后评论。(4)人物特写。(5)奖项颁发。(6)运动员与球迷的表现。(7)球队、相关体育协会动态。(8)涉及体育科技新知。(9)场内外花絮。(10)其他相关活动。 根据美国著名学者梅尔文·门彻的研究,②竞技体育赛事报道的主要内容包括:(1)结果:最后得分、球队名称、运动类型(如有必要,解释比赛是中学、大学的还是职业的);联盟(全国橄榄球联盟、美国橄榄球联盟、八强赛、常春藤联盟、西区联盟)。(2)比赛在何时何地举行。(3)比赛的转折点;带来胜利的机会;关键策略。(4)表现突出的运动员。(5)对名次、排名、个人记录的影响。(6)得分;重要投篮、射门和跑垒等的细节;对其他情况的概况。(7)个人或球队的连胜和连败纪录。(8)赛后评论。(9)外部因素:天气、观众。(10)上座情况。(11)运动员的伤病情况及后果。(12)数据统计。(13)如果相关,比赛的持续时间。 同样,根据两位美国资深体育记者布鲁斯·加里森和马克·塞伯加克的研究,③体育赛事报道的主要内容包括:(1)收集背景资料。(2)连续性。(3)赛前的安排准备。(4)比赛现场。(5)详细的比赛记录。(6)寻找最佳观察位置。(7)通过电话采访报道比赛。(8)数据统计表。(9)赛后采访。(10)赛事报道写作。(11)发稿。 应该说,中美两国学者有关体育赛事报道要点的研究大同小异,这与体育比赛本身就是一种国际性的语言有关。相同之处在于,赛事报道必须要求有比赛结果、关键细节与选手、比赛结果对排名的影响、比赛的转折点以及赛后访谈等要素。为了报道好比赛的结果与过程,报道角度和新闻文体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的是,美国报纸赛事报道兼顾职业联赛与业余比赛,不像中国报纸赛事报道几乎只关注竞技体育报道。 根据张攻非的研究,赛事报道,特别是大赛的报道,策划可以对报道的重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一般说来,确定重点有这样几个原则:一是读者所关注的;二是同我们国家或是所在地区成绩有关的;三是金牌名次的角逐;四是新闻焦点人物;五是可能会出现的冷门。④ 而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提出的“三层新闻报道”概念,就比较符合当今体育报纸新闻报道的实际:第一层报道是对事实本身直接的报道,落实到体育新闻报道,就是对赛况动态的综合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即独家新闻与深度报道;第三层则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即新闻述评和评论。 三、明确报道分工与掌握新闻写作图式是赛事报道的捷径 1、报道分工是“单场比赛的整版报道”的必由之路 综合性体育版一般会用一个整版的篇幅来报道,一个单场比赛,我们不妨称之为“单场比赛的整版报道”。以足球联赛报道为例,版面内容大致包括:一张或几张富有现场感的新闻图片,一则简要的消息,一篇作为主打新闻的特写性文章,一篇评论,如果有可能,还可能有一篇用对话体写成的主帅或关键球员的专访文章。当然,与本场比赛相关的积分榜、射手榜、其它场次比赛结果、本轮最佳阵容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专业性体育报纸可能用一个以上的版面来报道,报道内容除了涵盖上述体育版的范围之外,还会报道赛后新闻发布会的情况,虽然在大多数时候,新闻发布会是索然无味的。对比赛做数据分析,也是专业性报纸的“专业性”体现。好的比赛的花絮还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由于专业类体育报纸出版周期相对较长,报道比赛日前一天的训练情况,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日报体育版会在比赛日当天报道这方面的内容。至于本场比赛对后续赛事的影响,专业类体育报纸也会做分析性报道。与本场比赛相关的其他场次赛况,也是读者关心的话题,不能不报。 这么多的报道要点,记者如何去把握?从时间上说,记者的报道分为赛前训练报道和赛后报道两种。从空间上说,主流媒体的体育记者一定会在比赛中分工。在实际工作中,比赛的消息往往是由后方编辑看电视和网络直播代写的,而一线记者则根据编辑部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盯人”,从而对体育赛事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报道。 2、掌握新闻写作图式是报纸赛事报道的法宝 根据托依恩·A·梵·迪克的研究,新闻话语有一种固定的、约定俗成的图式结构,从倒金字塔或顶向下的结构来看,其排序规则如下(每条规则后面括号内的文字由本文作者归纳整理):⑤ 概述:标题和导语(一起概况新闻文本的内容,表达它的语义宏观结构)。 情节:语境中的主要事件和背景(一般情况下,新闻事件背景在新闻话语的后面部分交待,即安排在报道完主要新闻事件之后。语境不同于背景,语境通常是以前新闻报道的主要事件,但背景需要有现实事件的历史缘由与语境来构成)。 后果(有时候后果可能比事件更重要,可以直接作为最高级主题出现在新闻标题中)。 口头反应(其实就是引语,分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大多数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之后,通常会邀请重要的参与人或显要的政治人物发表评论。一般情况下,口头反应都放在主要新闻事件、语境和背景的后面,即靠近报道的结束部分)。 评论(包括评价与预测两个次要范畴:评价是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的价值或意义做出评价;而预测则阐述该事件和事态可能产生的政治后果或其他方面的后果,甚至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依恩·A·梵·迪克认为,严格地说,在篇幅短小而形式完整的新闻话语中,只有标题和主要事件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背景、口头反应和评论等图式范畴则可有可无。熟悉新闻写作图式结构,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初学者以及非科班出身加入新闻职业的新兵,会大有裨益。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在读博士、广州体育学院新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注释: ①张柏兴、汪宗保、龙长征:《专业新闻报道》,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5页。 ② [美]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58页。 ③[美]布鲁斯·加里森、马克·塞伯加克:《体育新闻报道》,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④张攻非:《构筑立体报道的几根支柱——晚报体育新闻特色析》,《新闻记者》,2001年第8期,第29-32页。 ⑤[荷]托依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4-57页。
|